随着全国多地进入高温模式,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攻坚战全面打响。中国中煤全力统筹所属煤炭、电力企业科学组织生产,增加优质产品供应,抓实精细管理,强化运营管控,通过实施智能化升级、精益管理、技术攻坚等举措,努力实现稳产增产、多发增发。6月以来,中国中煤商品煤产量达2565万吨,发电量95.56亿千瓦时,以煤炭电力双轮驱动,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坚实能源保障。
智能化赋能 释放煤炭优质产能
在山西朔州中国中煤所属平朔东露天矿上,国内首台无人值守大型露天矿用钻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,电铲—卡车—辅助设备实现无人编组化运行。通过智能地质监测系统实时分析煤层结构与地质变化,优化开采方案。这是中国中煤以智能化建设提升保供能力的生动缩影。
护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对迎头断面实现全封闭防护,有效拦截矸石坠落、缓冲片帮冲击,被列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重点推广项目。
能效革命 打造稳定电源支撑
3台机组入选全国火电能效对标前20%,中国中煤电力公司所属新疆煤电化公司机组带负荷能力提升6.5%,中国中煤电力公司所属哈密发电通过循环水泵改造降低煤耗1.2克/千瓦时……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,是中国中煤电力板块的全方位能效革命。
中国中煤电力公司所属新疆煤电化公司通过低温再热器改造,使双机运行负荷从历史同期的620兆瓦提升至满负荷660兆瓦;中国中煤电力公司所属防城港电力公司加速推进汽轮机通流改造,可使供电煤耗下降8克/千瓦时以上;中国中煤电力公司所属姚孟发电公司斩获19.8亿千瓦时(含扣减电量)优先发电计划电量。
在电力保供战场,中国中煤电力板块企业全面进入迎峰度夏战斗状态,以多项有力举措保障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。6月以来,中国中煤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.05亿千瓦时,增幅达14.43%。
“我们坚持以‘预防性维护’为主实施技改以及检修项目。”中国中煤所属电力公司负责人表示,通过党员突击队攻坚、技术改造升级等措施,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确保机组在高温高负荷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。
中国中煤所属电力企业充分发挥“两个联营”发展模式优势,精准研判电网负荷变化趋势,加强与电网调度沟通协调,优化燃煤采购,改进运行指标,积极对标提升。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,多个风电、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。中煤哈密一通道100万千瓦多能互补绿电装机全容量投运,在提升能源保供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清洁能源占比,有效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全链条协同 彰显央企担当
走进中国中煤“智控中心”大厅,长达40米的现代化智能化大屏实时跳动着从矿井、电厂及化工厂获取的各类生产数据,“智控”平台目前包含23个业务管理系统、150余个算法模型,实现了“煤—电—化—新”全产业链协同。
“横向联通生产、销售、管理等各业务领域,纵向穿透集团总部、二级企业、基层厂矿等各级单位。”“智控中心”负责人介绍,系统可精细化计算中国中煤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贡献与费用成本,得出最优产品组合和销售策略,提供最优保供方案,为实现企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供决策参考。
面对极端天气考验,中国中煤完善预警响应机制,重点加强矿区防洪、防排水、防雷电、边坡稳定等检查治理,确保灾害性天气下的人员安全和关键设施可靠。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、铁路干线施工、突发性运力紧张等情况,积极稳妥做好煤炭外运的应急保障。